棗莊新聞網訊 近年來,龍陽鎮堅持“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思路,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自覺服務中心工作大局,以各站所軟硬件建設為抓手,激活“文明實踐+”模式,陣地建設實現全覆蓋,隊伍建設實現雙提升,志愿服務實現常態化,工作保障實現新格局,“小站所”展現出了“大作為”。
以志愿服務為“觸手”,做實身邊小事,精準提升群眾滿意度。該鎮新時代文明站所先后組織志愿者開展春節慰問困難老人和留守兒童、新春上門送春聯、為困難群體發放大禮包等活動,推動百姓幸福指數持續攀升。同時,舉辦了“昂龍首·舞豐年、二月二龍抬頭”民俗文化活動、迎新春春聯送福進萬家、“猜燈謎、做花燈”喜樂活動鬧元宵、讀書分享會等活動,用傳統文化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以理論宣講為“媒介”,深化德治支撐,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講理論、講政策、講民俗、講故事……該鎮新時代文明站所內一次次形式各樣的宣講給群眾帶來了思想洗禮,讓文明實踐“遍地開花”。今年以來已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20余場、移風易俗宣講4場,志愿者們通過講“大白話”“家常話”、講故事等方式,將精神食糧送到了百姓的家門口,讓黨的初心變成老百姓永遠跟黨走的恒心,讓文明德化的風氣吹遍全域。
以陣地建設為“載體”,注重量質并舉,助推文明城市創建。該鎮以強化硬件為抓手,建強老陣地、用活新陣地,強化對原有陣地的運用,抓好基礎配套和功能轉化,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工作,對原有站所進行升級改造。投資60多萬新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高標準打造滕州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2家、鎮級示范站5家、標準站49家、家庭站5家,1家村級實踐站被評為滕州市級志愿服務社區(村),充分發揮了站所的載體作用,豐富了各種群眾活動。(記者 李明 通訊員 豐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