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強工興產定力 增強工業倍增信心

              全市深化強工興產實施工業倍增動員大會發言摘要

              作者: 來源:棗莊新聞網 2023-04-19 09:34:15

              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鄭月明

              當前棗莊市正處于從資源型城市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工業基礎日漸穩固,產業集群不斷壯大,企業延鏈補鏈意愿強烈,干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具備“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的堅實基礎,在這一背景下召開這次動員大會,啟動實施棗莊市工業倍增計劃,我認為正當其時。

              首先要感謝棗莊市委、市政府多年來對聯泓新材料的關心、支持和認可。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支持下,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過去十年聯泓新材料從零起步,實現了較快發展,高端光伏材料、表面活性劑等多個產品在細分領域市場領先,企業總資產超過140億元,員工2000多人,成為“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百強”“中國精細化工百強”“山東省優秀企業”“山東化工新材料行業十強企業”。2020年,聯泓新科在深交所主板上市,連續兩年上榜“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

              棗莊市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制定了2023—2026工業倍增目標,與我們企業的階段發展目標相契合。作為棗莊工業骨干企業,我們責無旁貸,應該積極作為,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積極投資布局新項目,實現投資規?!氨对觥?。聯泓新材料一期投資規模為80億元,在2026年以前,我們將投資超過200億元,在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新建新能源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包括13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10萬噸/年碳酸酯鋰電溶劑、9萬噸/年醋酸乙烯、2萬噸/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鋰電隔膜材料、20萬噸/年EVA光伏膠膜材料、30萬噸/年PO、5萬噸/年PPC生物可降解材料等裝置。其中,碳酸酯鋰電溶劑項目將于5月份投產;醋酸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項目將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甲醇制烯烴、EVA、PPC、PO等項目將于2025年之前陸續建成投產。

              二是努力做優做強,實現企業規模和效益“倍增”。公司自2015年投產運營以來,業績實現了較快增長,營業收入突破了百億元,利潤超過了十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快速推進項目建設,力爭項目早日達產達效;同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做優做強現有產業。通過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實現企業規模和效益“倍增”。

              三是帶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實現創新能力“倍增”。新能源、新材料是棗莊重點培育的產業,聯泓作為新材料鏈主企業,將堅持創新驅動,為延鏈、補鏈和強鏈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公司作為中國科學院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理事長單位,將依托中科院創新資源,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動“聯盟+平臺+基金”更好地融合,促進新材料技術成果轉化,實現高端材料項目落戶“倍增”,不斷為棗莊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們有信心通過自身的努力,為棗莊實現工業倍增目標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山東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姚婭

              今天,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動員大會,吹響了“強工興產、轉型突圍”沖鋒號,發出了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的動員令,充分體現了建設現代化強市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更為企業指明了工作方向。下步,泰和科技將緊跟全市步伐,從三個方面入手,全力延鏈條、提規模、增效益,以實際行動服務全市發展大局。

              一、以主營業務擴容支撐企業倍增。堅持把水處理劑作為立身之本、發展壯大之根,依托質量、技術及品牌等企業競爭力,持之以恒專注于水處理劑及相關助劑研發、制造和生產,積極為全市乃至全省全國水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應有貢獻。在持續提升水處理劑傳統領域優勢的同時,進一步開拓產品新應用領域、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維護行業良性發展秩序。特別是加快推進HEDP原料結構調整改造項目試生產、實現氯堿和水處理劑產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助推產業鏈向上延伸,不斷提升水處理劑市場份額,確保產品50%以上出口歐美、中東、亞太等國家和地區,持續鞏固泰和科技水處理劑行業優勢地位。

              二、以項目建設突破助力企業倍增。牢固樹立“項目至上、項目為王”的理念,突出項目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快實施一系列節能、智能化技改項目,全力推進氫氣利用項目建設,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實現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圍繞新能源材料、生物化工、氫氣氯氣利用等領域,積極儲備一批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拓寬產品種類,為企業發展尋找更大的市場空間,積極構建產業創新發展新格局。同時,搶抓全市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重大機遇,加快推進磷酸鐵鋰高端正極材料、電解液添加劑VC項目試生產和CEC項目有序建設,盡快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并圍繞鋰電鈉電正負極材料等新能源相關產品進行科技研發、項目建設和業務布局,著力推動泰和科技成長為新能源材料行業的新秀。

              三、以科技創新賦能引領企業倍增。強化創新的放大與先導作用,不遺余力加大投入引人才、強科技、興產業。不斷優化新研發中心創新條件,在已有核磁、ICP等大中型科研設備的基礎上,持續配套科研所需先進儀器,有效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力。依托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圍繞業務布局招收博士后等專業研究人員,集中利用2—3年時間開展技術攻關。突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地位,深化同山東大學等高校產學研合作,積極承擔國家和省市重大課題,聚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以更大力度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壯大自有研發隊伍,聚焦環保產品、綠色工藝、高端功能化學品、新能源材料等方向,全力以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落地一批科研成果,真正實現科技創新支撐企業快速發展。

              今天,泰和科技站在了續寫輝煌的新起點。下步,泰和科技將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姿態,堅定不移做大水處理劑產業、做優新能源產業、做強氯堿產業,加快實現企業效益、納稅倍增,為全市工業倍增貢獻泰和力量!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葉智林

              今天這次動員大會的召開,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決心、責任與擔當。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將與政府同心同向,勇于創新、敢于挑戰、善于超越,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認真落實“工業倍增計劃”部署,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一切發展元素、一切保障要素,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推動棗莊工業經濟發展特別是鋰電產業發展持續助力。

              一、圍繞存量抓推進,以“欣”速度助力工業倍增。搶抓綠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建設重大機遇,加快推動鋰電產業核心基地建設,全速推動吉利欣旺達、山東欣旺達項目建設進度。吉利欣旺達去年2月開工,7月完成廠房主體建設;欣旺達項目去年3月開工,8月完成電芯車間主體建設,9月完成電極車間主體建設,兩個項目的建設創造了令人矚目的“高”“欣”速度。目前吉利欣旺達一期HEV產線已試生產,BEV產線進入最后調試階段。山東欣旺達一期產線主體全部建設完成,104Ah產線即將進行產品試樣生產與正式投料生產,5月產品可批量下線。欣旺達公司將鉚足干勁,不懈奮斗,助力推動工業倍增目標早日實現。

              二、圍繞增量促提升,以“欣”動能支撐轉型突圍。充分發揮欣旺達、吉利欣旺達龍頭帶動作用,積極參與第一屆中國(棗莊)國際鋰電產業展覽會籌備,在棗舉辦欣旺達供應商大會,邀請200多家核心供應鏈企業共同參加,發揮產業鏈集聚的虹吸效應,吸引欣旺達50GWH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龍電華鑫鋰電產業園、“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新城清潔能源、科達利新能源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速博達產業集成配套、鋰安智能運維、好力威產業集成配套等8個上下游關聯項目集聚棗莊、落戶棗莊。下步,將更好發揮生態主導型企業優勢,對接更多投資規模大、引領作用強的合作配套項目,邀請更多的上下游企業和客戶來棗參加第二屆鋰電產業展覽會,關注棗莊鋰電產業發展,開展多領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為棗莊工業倍增計劃和零碳新城建設筑牢堅實項目支撐。

              三、搶抓變量謀發展,譜寫強工興產“欣”篇章。繼續搶占“雙碳”風口,高效運營好吉利欣旺達牽頭的省級鋰電創新創業共同體,組織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推動SFC480超級快充等自主研發技術占領行業領域制高點,壓茬推進吉利欣旺達一期與山東欣旺達一期其余產線節點;不斷加快與意向整車企業商討談判,積極拓展市場需求,力爭吉利欣旺達、山東欣旺達5月底實現投產。同時,計劃在5月中下旬籌備召開山東欣旺達104Ah產線產品下線儀式,打響欣旺達在華北區域布局的“關鍵一槍”。

              下步,欣旺達公司將以此次會議為新的起點,以棗莊市工業倍增計劃為企業發展重點,加壓奮進、主動作為,以“高、快、實、韌”標準要求,為棗莊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和千億級鋰電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切實為棗莊“強工興產、轉型突圍”貢獻“欣”速度、集聚“欣”動能、譜寫“欣”篇章。

              市委常委、滕州市委書記

              王廣部

              今天會議吹響了“強工興產”的沖鋒號,發出了“工業倍增”的動員令。滕州將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實施“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在全市打頭陣、當先鋒、挑大梁,加速實現“班墨故里、現代滕州”強勢崛起,進一步展現“魯南第一縣”的雄風。

              一、抓實總量倍增,在壯大主導產業集群上強力突破。堅持把產業作為工業倍增的主引擎,組建“化機鋰醫數”五大產業專班,專職專抓、重點攻堅,確保2026年底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聚力化工和新材料產業,加快總投資269.5億元的魯化新能源一體化、215億元的聯泓新科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深度謀劃實施“雙千”工程,力爭兩家企業4年內投資、產值雙過千億。聚力機床和高端裝備產業,重點培植壯大威達重工、山森數控等鏈主企業,加快推進投資50億元的騰達特種鋼絲、10億元的思達環保設備等項目,抓好滕州機床(北京)推介會簽約的總投資61.7億元16個項目落地建設,打造500億級產業集群。聚力鋰電和新能源產業,重點抓好投資106億元的欣旺達零碳智慧產業園、50億元的中材鋰膜三期等在建項目,促成欣旺達儲能電芯、天賜電解液等在談項目盡快落地,打造200億級產業集群。聚力新醫藥和醫養健康產業,重點抓好投資51億元的中醫院遷建、40億元的人民醫院新院等項目建設,深入對接海王原料藥、威高醫療器械等在談項目,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聚力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大數據產業園、墨子云谷為載體,培植壯大嘉諾電子、恒瑞磁電等骨干企業,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二、抓實企業倍增,在擴規納統梯次培育上強力突破。堅持把企業作為工業倍增的主力軍,實施生態主導型企業培育計劃,支持兗礦魯化、聯泓新科、中材鋰膜等龍頭企業膨脹規模,力爭2026年底過500億元企業達到2家、過百億元達到5家。實施企業對標登高行動,推動騰達科技今年6月底前發行IPO,威智醫藥年底前登陸科創板,4年內上市企業突破6家。篩選300家企業“一企一策”重點培育,確保2026年底規上工業企業超過700家,“四上”企業達到18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家。

              三、抓實投資倍增,在重大項目招引建設上強力突破。堅持把項目作為工業倍增的主抓手,進一步明確產業專班、經開區以及部門鎮街招商任務,組建千人招商團隊,全面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每年招引過億元項目120個以上,其中過50億元10個以上,過百億元4個以上。健全重大項目專班制和重點項目專員制,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觀摩,確保項目快推進、快建設、早見效。發揮好財政和國資平臺作用,進一步增強投融資能力,確保每年融資200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

              四、抓實園區倍增,在拓展空間提質增效上強力突破。堅持把園區作為工業倍增的主陣地,推進投資57.2億元的化工園區和40億元的經開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大低效閑置用地盤活力度,評選表彰畝均投資和畝均稅收10強企業,引導園區集約高效發展。同時,堅持“以考核定實績、以實績論英雄”,提高工業倍增計劃指標考核權重,實行清單化管理、責任制落實,全面帶頭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展現滕州擔當、作出滕州貢獻。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劉中波

              今天的動員大會開啟了全市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嶄新篇章。市發展改革委將牢固樹立“領先、爭先、率先”意識,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強使命自覺、更寬戰略視野、更好精神狀態,縱深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加快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堅決抓好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一、靠前精準發力,下好強工興產“先手棋”。開展“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抓好全國第五次經濟普查配合協調服務工作。推動國家、省、市穩經濟政策落地落實,加強跟蹤監測和運行調節,建設全市經濟運行監測平臺,緊盯重點行業、企業、指標運行和綜合考核短板弱項靶向施策,確保承擔考核指標整體繼續保持領先,推動GDP、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爭先進位,保障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二、快捷高效服務,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進一步抓實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完善重大項目建設聯席會議機制,加快棗莊翼云機場、臨滕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力爭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5%以上,竣工重點工業項目80個以上。圍繞六大先進制造業延鏈補鏈產業生態打造、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區域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全面提升市、區兩級重大項目謀劃推動落地能力,力爭境內投資216.5億元的濟棗高鐵、總投資84.31億元的莊里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年內開工,加快推動莊里抽水蓄能電站二期(總投資80余億元)、棗徐高鐵、十電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城南水庫等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在中期調整時列入省級重點項目名單,確保全年省、市重點項目達到260個以上,實施類工業項目占比超過60%。

              三、堅持鋰電首位度,打造工業倍增“強引擎”。制定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欣旺達、吉利欣旺達、創普斯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中材鋰膜三期、泉為新能源、雍申高精度超薄電子基礎材料等項目進度,支持博雷頓建設中國最大的純電動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全面構建更具競爭力影響力的鋰電產業生態,加快建設中國北方鋰電之都。強化創新驅動,全年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6家以上。支持符合要求的各類園區擴區調區,指導有關園區編制循環化改造實施方案,加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四、優化營商環境,培育轉型突圍“新沃土”。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探索建立政務誠信監測治理體系和政府失信責任追溯機制,加快完善“榴花分”系統,召開全市信用體系建設現場推進大會,全力爭創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落實強化能耗煤耗保障助力穩增長促投資若干措施,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需求。爭取更多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貼息、中央省預算內資金等政策資金支持,力爭全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突破100億元。高標準規劃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主動融入淮海經濟區高質量協同發展規劃戰略,推動加強棗徐、棗濟、棗臨菏毗鄰、環湖區域互聯互通融合一體發展。全面加強思想能力作風建設,堅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真抓實干、奮勇爭先,為實現增速進位、總量前移、轉型突圍、再創輝煌提供堅強支撐。

              臺兒莊區委書記

              彭照輝

              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部署強工興產、工業倍增,臺兒莊區感到信心倍增、壓力和動力倍增,會后將迅速召開全區強工興產、工業倍增推進會議,全面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以更大力度實施工業倍增計劃、以更實舉措筑牢工業倍增基礎,為經濟突圍趕超提供強大引擎。

              一、膨脹鋰電產業,找準“倍增”切口。突出鋰電產業首位度,重點保障創普斯磷酸錳鐵鋰一二三號廠房分別于6月底、8月底、10月底試生產;豐元匯能磷酸鐵鋰一期4萬噸保持滿產狀態,二期5萬噸7月份試生產,三期5萬噸年內開工建設,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今年6月底投產。在布局龍頭企業的同時,推進盛維、啟力元、天和電解液等新落地企業分別于5月底、6月底、7月上旬進入試生產,力促鋰電集群膨脹擴規,在2023年實現產業產值、固投“雙過百億”。積極促進迪信通、盟固利等鋰電頭部企業投資落地,為工業倍增提供堅強支撐。著力提升鋰電產業核心競爭力,深化與中科豐元高性能鋰電池材料研究院合作,支持創普斯創建新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構筑創新制高點。

              二、培育強企方陣,挺起“倍增”脊梁。以實施企業“1+N”產能倍增計劃為抓手,增強先進制造業的集群優勢,全力培育定位明確、協作配套、優勢互補的強企方陣。做大做強高端裝備產業,加快精密鑄造轉型升級,支持企業穩產滿產,力爭產業產值、營收分別增長10%和12%以上。優化升級新材料產業,助推造紙、紡織、建材企業降本增效、穩健發展,盡快開工建設總投資50億元的鈣基納米新材料項目,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鞏固國企改革成果,引入“一線賽馬”機制比拼企業資產和營業收入,激勵王晁集團、華億礦業等國有企業聚焦主業壯大實業,為全區工業經濟擔綱承梁。持續開展“技改煥新行動”,年內實施重點技改項目20個以上,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技改全覆蓋。

              三、持續招大引強,激發“倍增”后勁。積極筑巢引鳳,高標準建設臺南高端裝備產業園、科學規劃臨港工業園,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提升經濟開發區承載能力,新建標準化廠房27萬平方米,力爭今年開發區在全省綜合排名前移10個位次。充分借鑒創普斯成功招引的經驗做法,用更多市場化手段來招商引資,確保招商不停步、項目不斷檔,力爭今年再引進落地1個百億元、2個50億元和5個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緊盯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引進掌握核心技術、解決企業“卡脖子”問題的專家學者10人以上,以“人才鏈”補強“產業鏈”。

              四、優化營商環境,破解“倍增”瓶頸。搭建好政府和企業間的溝通橋梁,完善縣級干部包保規上工業企業、經濟發展服務專員、掛圖作戰等制度,新增全生命周期服務窗口,強化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真正做到對企業“有求必應”。優化數字政務生態,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實施“預建廠房與項目審批雙鏈推進”,讓更多事項“一網通辦、一窗聯辦、就近即辦、異地可辦”。提升法治營商環境水平,堅持涉企執法檢查備案機制,助力形成“臺好辦”“臺滿意”品牌,努力躋身營商環境省內縣域單位第一等次。

              市政協副主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劉宗國

              今天,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動員大會,全面吹響“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的沖鋒號,發出“工業倍增、企業先行”的動員令,全市工信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全力當先鋒、打頭陣、干實事,真正把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盯緊、靠牢、抓實、辦成,奮力實現工業經濟更快速度、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發展。

              一、在擴總量增速度上攻堅突破。堅持工業運行和黨的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兩步走”“兩步穩”“兩不破(底線)”,聚焦工業倍增計劃主要目標,聚合各項推進措施,聚力實施七大重點任務,用好工業穩增長“十張清單”,完善“一包到底”工作機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力爭規上工業產值達到1900億元,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增幅回歸全省第一方陣。

              二、在固鏈條聚集群上攻堅突破??咐胃叨嘶ぎa業鏈部門職責,健全完善“鏈長+鏈主+聯盟+基金”工作推進機制,建強4個省級化工園區主陣地,堅持優化煤基化工、提檔精細化工、完善鋰電材料化工,深入實施“產業鏈”招商,精準服務山能魯化、聯泓新科、泰和科技、濰焦薛能等鏈主企業,力爭今年高端化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億元。

              三、在抓智改促數轉上攻堅突破。瞄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方向,印發實施《棗莊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持續推進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技改服務商聯盟運行機制,分行業、分領域召開“智改數轉”對接大會,開展“面對面對接、一對一問診”,推進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加快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力爭今年建成5G基站1500個,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新增上云工業企業100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30億元。

              四、在重培育強梯隊上攻堅突破。優化提升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繼續分產業鏈、分專題舉辦“企業家沙龍”“鏈上企業家”現場觀摩會、“企業家進高?!钡然顒?,搭建常態化“政企學研”交流溝通平臺,支持企業加強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戰略合作。分類建立“小升規”“高成長”等重點企業培育庫,加大業務培訓、政策解讀和服務指導力度,力爭今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200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60家以上,新獲評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企業100家以上。

              五、在優服務解難題上攻堅突破。按照給企業政策、給企業解決問題、給企業家地位,不給企業“設門檻”、不給企業“添麻煩”、不給企業“亂施壓”,距離上貼近、思想上貼近、感情上貼近的“三給三不給三貼近”的服務思路,落實落細規上工業企業幫包聯系制度,完善“統一協調、分級處理、集中督辦、問題銷號”的訴求解決機制,全天候、全過程、全身心靠上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爭取政策,真正讓企業成為全市工業倍增的主力軍,為加力提速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徐曉偉 責編:馬園亮

              先锋影音资源网每日资源站|国产精品久久福利网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亚洲国产精品视频2019